- 卢红学;伍孝金;卢鸣;
实现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校内涵发展的必然,高校的二级学院治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对二级学院的管理方式存在主体不明、权责不清等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是实现二级学院从管理向治理转变,不仅要在理念、角色和办学主体的认识上实现转变,还要在转变的路径与方法上采取有效的措施。
2025年05期 v.40;No.244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郝胜利;刘风华;赵玲;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 6.3.R1(64-bit)科学计量工具,以1998—2024年间收录的812篇核心文献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该研究领域的演进脉络、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领域遵循“政策牵引—范式确立—价值重构”三阶段范式转型,暨政策牵引期(1998-2009)、经范式定型期(2010-2018)和价值重构期(2019-2024),形成了“政策牵引—学术响应”科学发展路径。当前研究呈现分散型学术生态,表现为作者合作密度低、核心作者群缺失,以及跨学科研究未整合,暂未形成校际间合作研究;研究聚焦“绩效评价”核心议题,整合政策分析与实证研究,探索科研绩效管理与评价范式创新。为推动我国高校绩效评价范式从工具理性向教育价值本位升级,未来研究趋势将从分类动态协同的多元评价体系构建、智能化技术融合路径探索、完善学生发展导向的质量评估框架、评价结果驱动的持续改进机制优化四大路径展开。
2025年05期 v.40;No.244 6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史晓繁;
采用自我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探究新入职高校辅导员职业困顿的生成过程。研究发现,新入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体验穿梭在爱恨交织的两重境地,在短暂的职业生涯旅程中,难以划清的界限、不被认同的身份、双线晋升的悖论、孤立无援的处境加速其职业困顿的生成。新入职高校辅导员职业困顿的表象背后,折射出职责边界模糊造成辅导员角色过载、身份认同困境和双线晋升悖论滋生辅导员跳板心态、组织支持体系欠缺消解辅导员职业归属感等现实问题。基于此,要在聚焦主责主业中廓清辅导员职责边界、在营造职业文化氛围中提升辅导员职业社会影响力、在专家化发展中建构辅导员“专业学生工作者”职业形象、在自我协商中解构消极自我和建构积极自我。
2025年05期 v.40;No.244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励;贺子君;熊皓靓;王灿;
新时代新征程上,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育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要以各校改革创新经验为依据,从新发展理念着手,探索推动高职思政课实现内涵式、外延式双重性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创新维度上,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需与时俱进,教学模式需守正创新,教学手段需多样化;协调维度上,要求思政课程体系内各课程相互渗透,跨学科联动,校际协调发展,构建综合育人体系;绿色维度上,强调挖掘绿色发展中的思政元素,赋予思政课现实价值;开放维度上,倡导高职思政课由封闭走向开放,打造开放课堂、开放交流、开放对外三大模式;共享维度上,聚焦于实现思政课资源共享,建设全国性共享平台,改变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平衡状况。
2025年05期 v.40;No.244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方晴;
当前,校本课程实践深入与思想引领滞后之间的矛盾致使校本课程实践陷入“忙”与“茫”的困境。鉴于哲学具有基础性与终极性,研究基于哲学视角探析校本课程实践的思想基础。校本课程的哲学观照含括了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以及审美论的“四论统一”,为校本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以及管理等环节提供指引与启示,最后建议国家、学校、教师等多方协同努力创造校本课程实践的未来之路。
2025年05期 v.40;No.244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